起点看书

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
第95章 大棒与凉水:直接打过来,或者兜头泼上去(1)

    可怜的十四,还专门在饕餮楼设宴给戴梓接风洗尘。

    好钱花了上百两,从席面到酒水无一不精。

    却没想着亲哥给他玩了一手谍中谍,他的戴先生根本就不是他的戴先生。

    唔,也或者不只是他的戴先生。

    四爷虽料敌于先,小小截了蠢弟弟个胡。

    但手段到底有点上不得台面,他也没好过分渲染。只道戴先生已经放下心结,能全心投入到武器研发上面去了。

    大孙女儿若有什么领先于时代的小妙招,尽可以透露一二。

    加强我军实力的同时,也助力戴先生尽快站稳脚跟。

    这么一说,金玉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?

    赶紧笑盈盈对自家亲祖宗高高竖起大拇指:“祖宗爷英明!如此一来,咱们大清在这方面,是再也不可能落后了。”

    可惜她不是个军事发烧友,对这方面了解的真不是很多。

    也就是能建议在连珠火铳前面加一个瞄准镜,再在火药上想想法子的样子。

    这还少?

    四爷跟十三对视一眼:这孩子,总容易小视她这随口一提之间,可能给他们带来的震撼与变化。

    十三熟练拿出铅笔和纸,开始速记。

    是的,铅笔。

    因为金玉写不来毛笔字,就突发奇想,把螺子黛用纸缠上在纸上书写。

    方便是真方便,贵也是真贵。

    一废太子之后,当了好几年闲散宗室。正经苦过一段的十三瞧不下去,使内务府能工巧匠们研究了许久,才用石墨和粘土混合着做出了这么款平替。

    用石墨和粘土混合,做出芯子来。再用小木条一剖两半,将芯子粘在中间。

    既然解决了断裂的危险,也省得弄一手黑乎乎。

    效果比螺子黛还好上几分,方便又便宜。

    刚一研究出来,十三就亲自给金玉送了两大盒。

    结果对方瞧了就懊恼地拍了下自己的脑门:“瞧我这笨脑子!只知道拿螺子黛凑合,都忘了鼓捣出个铅笔来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十三爷妥帖,内务府的匠人们也厉害。”

    “书上说得对,不能轻视古人的智慧。只是咱们的国情重文轻理罢了,并不是古人不聪明,四大发明可都是咱们华夏的……”

    唠唠叨叨好一顿感叹,让胤祥至今记忆犹新。

    也越发不敢错过她一丝丝看似随口闲谈,落实下去甚至可以推进某个行业进步几百年的想法了。

    直接养成随身带笔本的好习惯,但听金玉说到有用处就赶紧记下来。

    金玉从最初的震撼到如今的习以为常。

    连停顿都没停顿,就跟他们讲起了那些年被孤儿院反复播放的电影──甲午风云。

    看得遍数多了,记忆自然深刻。

    金玉甚至能从片头直接讲述到片尾,详细阐述邓世昌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反对李鸿章主和,指挥北洋舰队英勇抗击日本海军。

    在弹药用尽后,率领致远号战舰硬撞敌舰吉野号,不幸被鱼雷击中后以身殉国的悲壮。